坊間時有這樣宣傳的標語:「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面對琳瑯滿目的潛能、大腦開發課程風潮,洪蘭教授以其神經與心理學研究背景,就科學角度為我們娓娓道來大腦構造與幼兒發展的連動關係,並以生動有趣的案例說明家庭教育與孩子教養應保持的正確態度,不是弄巧成拙變成揠苗助長,而是學習順應孩子天性,耐心灌溉與等待,適時引導,孩子自然會流露他與眾不同的天賦,以最蓬勃的姿態展現出來。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將腦科學相關概念數年內大量迅速引進台灣之傑出學者,
洪蘭教授。
洪蘭,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任台北醫學大學與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 等講座教授。曾於耶魯大學哈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擔任聖地亞哥沙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與加州大學河濱校區研究教授。
洪教授在研究、講學之餘並致力科普書籍的譯作,已翻譯五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專業書籍,曾獲遠見雜誌、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之特別貢獻獎、中國時報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其學術專長為認知心理學、神經語言學與神經心理學。
探索能促使神經連接,進而活化創造力。
九個月到三歲左右的嬰兒腦皮質神經元生長快速,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促使其進行探索,探索使神經元彼此相碰,不僅活化了第三條神經迴路,也激勵了孩子的創造力。除孩子之外,大腦的可塑性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出人意表,大腦不僅不會隨年紀增長而停滯學習,在實驗研究中發現即使是八十九歲的長者,他的大腦神經細胞仍然繼續進行再生。也就是說,海馬迴的神經細胞雖然有其高峰期,但沒有終點,所以「輸在起跑點」這句話並不成立,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習路程的轉捩點。
創造力與後天學習經驗有關。
“Creativity is associative memory that works exceptionally well” — Sarnoff Mednick,1960.
心理學家Sarnoff Mednick認為創造力是超強的聯想力,是連結得非常緊密的連結記憶(associative memory),因為大腦是環境與基因互動的產物,通過豐富而有系統的日常生活體驗,能夠幫助神經細胞產生新的突觸,進而使其產生緊密聯接,自然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使神經迴路活化。
煥發創造力的三種生活經驗,遊戲、運動與閱讀。
洪蘭教授提到神經迴路連接得越緊密,創造力表現越好。那何種生活經驗能夠幫助神經細胞連接緊密呢?洪教授給了我們遊戲、運動與閱讀三個方向。第一是遊戲,懂得玩耍的孩子,會在遊戲過程中學習與他人相處、進行情商管理,透過遊戲將想像具現同時完成他的社會化;第二是運動,孩子們進行遊戲和運動時,大腦會產生神經滋養分子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神經滋養分子能夠幫助大腦發育、調節神經介質的傳導以及參與神經元生長與分化的活動;第三則是閱讀,閱讀是創造力的基礎。經驗得憑藉時間換來,閱讀則能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養分。
每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沒有三歲定終身這件事。
有別於坊間總是號召學習不能等,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洪蘭教授生動地以實驗室的例子告訴我們大腦的發育不僅是一直在成長,同時也因人而異。洪教授分別舉了老鼠與猴子的學習實驗,藉此說明大腦有用進廢退的機制,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學習速度雖然相對緩慢,神經細胞卻產生較多的連結。蘇東坡的作品《豬肉頌》:「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最美。」同樣說明了孩子的成長需要耐心等候。
家長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除了耐心守候外,洪蘭教授也希望家長們能開始重視家庭教育。1992年,科學家們在大腦中發現鏡像神經元,藉以應證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動作與習慣。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通過學習會使神經迴路改變和強化。最早的學習場所是家庭,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洪教授甚至舉了鴨子在鶴群裡不知不覺反轉其天性改用單腳站立的例子來告訴我們模仿會影響行為,家庭教育的重要不容置喙。